2018年7月20日9时03分,首趟环鄱阳湖D6266/6267次动车局列车由南昌站鸣笛出发,绕着鄱阳湖,按顺时针方向运行,启动寻美之旅。同日下午,D6268/6265次列车按逆时针方向运行,再次绕着鄱阳湖划了一个美丽的圈。这两趟动车,犹如灵动的丝线,将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六地旖旎多姿的山水画卷、深厚丰沛的人文历史、瑰丽迷人的风土人情串连成项链,璀璨夺目,魅力无限。
距离环鄱阳湖动车首次开行已经一年有余,让我们登上环湖动车,共同领略鄱阳湖周围的大美。
名山打开惊艳画屏
从南昌往北,进入九江境内,庐山仿佛一道画屏,悬挂于动车的窗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一首《望庐山瀑布》名垂千古,令多少人怦然动了“游心”。这瀑布,就是秀峰瀑布,位于匡庐之南麓,素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的美誉。然而,花开四季、千岩竞秀的锦绣谷,风景不输秀峰。王安石有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含鄱口的云海、花径的幽雅、老别墅的芳踪,无不让人流连忘返。庐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神秘,传奇,扑朔迷离,充满历史悬疑,诚如苏轼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环鄱阳湖而行,不妨捎上一本《水浒传》,进入鹰潭地界后,将与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的发生地龙虎山相遇。作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龙虎山拥有仙水岩、上清宫、洪五湖、马祖岩、应天山等景点,而泛舟泸溪河、观看悬棺表演,堪称经典之游。
多年来,上饶的三清山可谓深藏闺中人未识,可一旦揭开面纱,就名动天下。它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里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翻开三清山景点排行榜,“东方女神”“巨蟒出山”名列前茅,是必看的风景杰作。那场轰轰烈烈的燕山运动之后,三清山从海底崛起,用数不胜数的花岗岩峰作为跟人世间沟通的语言,打败了所有华丽的辞藻。这里有比鲜花好看的石头,比胭脂好看的色调,比文字好看的韵致。只要心怀美好,三清山一定让每一座岩峰学那孔雀开屏,给游客绽放最惊艳的一面。
窑火烛照瓷都风雨
于2017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的景德镇北站,以“青花流韵、异彩瓷都”为设计理念,其造型如同一件精致的瓷器。
从唐代开始,景德镇似乎便跟皇家宫廷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宋真宗尤其垂青于这方热土,于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派人到这儿专门料理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字样。清代的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称:“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那些“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瓷器,分明浓缩着一个王朝风雨前行的厚重历史。
景德镇官窑始设于元代,斯时,以青花、孔雀绿釉金彩瓷最为夺目。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在元磁局基础上兴建陶厂,后改称御器厂。两百多年间,窑火日夜闪耀,青花、甜白、祭红、斗彩瓷争相登上舞台,数以千计的能工巧匠聚集珠山,制造着惊艳人间的珍品。至清代,官办工场生产机构与地方行政官署合二为一的管理体制形成,官搭民烧,官民竞市,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御窑的绝唱抵达巅峰。
作为古窑民俗博览区的镇馆之宝,清代镇窑保存得较为理想。其窑房为穿斗式木架构建筑,窑炉棚顶与无梁殿内顶部相似,呈拱形,而高大的烟囱用单砖砌成,烧成室为长椭圆形,全长近20米,面积约300平方米,呈一头大一头小,俗称“鸭蛋形窑”。该窑适宜烧还原焰,对于白瓷、青花瓷、颜色釉等釉面效果极佳。
每当华灯初上,景德镇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旖旎妖娆,仿佛一件隐身历史深处的巨型青花瓷,守着一座千年古镇的如花往事。这儿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宇宙瓷厂,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出口美国陶瓷的最大企业,其生产的“美卡莎”“十二金钗系列彩盘”等产品曾经风靡一时,宇宙瓷厂因此赢得了“中国景德镇皇家瓷厂”的美誉。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澎湃而来,无上荣光的宇宙瓷厂陷入困境,像那些无数湮没在时代中的古窑一样,面临着命运的抉择。2013年,阳光照进这个地处瓷都东郊的现代瓷业遗存,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着手打造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街区,22栋老厂房和煤烧隧道窑、圆窑等得到抢救性保护和修复。陶溪川工业遗产博物馆以原宇宙瓷厂烧炼车间为址,集中展示了近现代景德镇陶瓷工业的窑炉、设备、产品、工艺流程、史料等,一举夺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中的创新奖。
古色婺源安放乡愁
走进最美乡村婺源,心很容易被那些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俘获。一座叫彩虹桥的廊桥,仿佛一幅水墨画扇面,慢慢悠悠地打开婺源的惊艳之门。
彩虹桥位于清华古镇老街边,南宋时所建,穿越八百多年的风雨,依然不减魅力。桥全长140米,由6亭、5廊构成,其墩状若半个船形,墩距不相等,最大跨度为12.8米,最窄的为9.8米。漫步彩虹桥,置身山水,有一种旧江南的韵味弥散,那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唐诗水草般浮出水面。
婺源的古树,很多与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沾亲带故”。一棵是朱家庄村的古槠树,系朱熹于南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祭祖时,亲手在二世祖、三世祖墓前所植。它枝条纵横交错,犹如蛟龙飞舞,挟着一种霹雳之势,分明是一位大儒的化身。而文公山上的古杉,呈八卦布局围绕着朱家祖墓,蔚为大观。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朱熹回乡省亲,栽下24棵杉树,寓意“二十四孝”。现存的16棵古杉,最高者近40米,树围最粗者达3米多。
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外景地上坦村的江水之畔,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樟,树分三路生长,各成主干,枝繁叶茂,往低处看水戏鱼,往高处追日逐云。古樟见惯盛衰生死,如同村子的保护神,永远拥有一颗古道热肠的心。
要体验古树阵势浩大的情景,最好选择大鄣山的石城古村。这儿,枫香、香榧、白玉兰、香樟,随便哪一棵,都是一位数百岁的长者。它们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甩开华丽的长袍,在天地之间演绎一出浪漫剧,替村庄在空中开疆拓土。在石城,每一棵树都是亲人,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
看古建筑,延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座徽商辈出的村落,以保鉴山房率先向游人撩开自己的神秘面纱。清代道光年间,茶商金永俅为儿子们建起此书房,小院落,小天井,两层楼,曲中藏幽。走在如此幽静的古宅里,总会想起梅兰竹菊,好像回到耕读的旧年景,一顶箬笠,一袭蓑衣,斜风细雨亦不归。
更多的人似乎钟情于篁岭晒秋的情境。阳光与村庄一道挂在山崖上,灰瓦与白墙追逐巅峰的云和树。怡心楼、慎德堂、五桂堂,每座古宅的心事都长满青藤。石雕、木雕、砖雕,每幅作品都藏着玲珑匠心。色彩在篁岭荟萃,赤橙黄绿青蓝紫,全部可以对号入座。色彩点缀着村庄的古老,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不是累赘,它们与世无争、各安天命,构成古村的气象。
徜徉婺源,随处可以拾起古桥、古树、古建筑这些词语,组合成一册线装书,骨子里是传统中国。在古色缤纷中,不妨放慢脚步,寻找家园的谜底,或者,为漂泊的灵魂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