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上海站客流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发布时间:2022/7/28 9:22:48

烈日如灼。

前天上午10时多,一辆列车到站。徐天磊拖着行李从铁路上海站东南出口外的大棚下出来。明晃晃的阳光照在脸上,他不得不低下头让眼睛适应。

28岁的小徐在机场工作。“这次休假回了趟老家。因为之前的疫情,家里很担心,想让我换个工作留在父母身边。但我考虑了很久,还是回来了。”

火车站为一座城市迎来送往。有人走,也有人回。走出检票口的人中,有不少和小徐一样,是重新回到上海。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和他们聊了聊。

修飞机的小徐

年轻人不怕苦,就怕没有机会

“我是机务,修飞机的。”徐天磊告诉记者,这波疫情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不少飞机停飞了。“可能有人觉得这样我们就不用干活了。其实飞机‘停场封存’,机务还是要和往常一样维护飞机,保证飞机始终处于适航状态。很多同事都在封控期间驻守机坪,我也驻场了50多天。”

因为在机场工作,小徐父母一度非常担心,觉得输入病例多,很危险。“我妈听说我驻场,每天都打电话让我注意安全。我告诉她,我们防护都做得很好,结果第二天打过来,还是不放心,还要再说一遍。”

父母的担忧,工作的繁重,收入的下降,一度让小徐有些动摇。“这活真的挺辛苦的。放油、放沉淀、外部目视检查、通电测试……检测一架飞机,少则大半天,多则一整天,要对照手册工单一项项清点完成。一天下来,光绕飞机走都要走三四十圈。加上封控管理,人数有限,大家都是从早到晚满负荷工作。”

今年5月中下旬,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援沪医疗队启程返乡、客改货航班需求旺盛,机场进出港航班量不断上升。虽然终于可以轮班了,但“解封飞机”的任务也变得繁重,尤其是大型飞机,光“注油”就特别辛苦,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这次休假回老家,父母劝小徐辞职留下来,他考虑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回上海。“家乡是个小城市,学的东西用不上。干了好几年一下子放弃,挺可惜的。”小徐说,自己还年轻,年轻人不怕苦,就怕没有机会。

泥瓦匠老胡

原先说能走就走,但我还是回来了

50岁的胡杰肩背手提、大包小包地从火车站出来,阳光下,剃得乌青的头皮上满是汗珠。

胡杰是四川人,个头矮小,皮肤黝黑,乡音很重。他干的是装修,疫情前离开上海去南京打工,妻子和孩子都留在上海。“当时让他们和我一起走,都不愿意,后来疫情来了,谁也没想到会那么严重,关了两个多月,赚不到钱,很后悔。”

在南京,胡杰每天看新闻,担心着妻儿。“一天到晚打电话,说能走就马上走,但后来也没走成。谁也没想到,疫情结束大家讨论下来,最后竟然还是我回来了。”胡杰告诉记者,这次回来是在工地上找到了工作,最近活很多,很多工程都在抢工期。

“听我说要回来,老婆儿子本来说要走的话都不提了。”胡杰说,其实大家都明白,还是留在上海机会多

跟胡杰一趟车的女孩黄云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南京读书,来上海参加面试。“其实已经有单位要我了,但之前投的两家上海公司都给了面试机会,所以来试一下,不行的话,就顺便去迪士尼玩。”

黄云母亲杨女士告诉记者,女儿一直很独立,学的是控制工程,找工作不难。“她说从小到大一直在父母身边,大学也是半住校半住家,所以想出去闯闯。我和她爸爸商量,上海的确不错,有机会我们不能拖后腿,所以就陪她来看看。”

派出所民警

让来上海的人,第一印象是安全“上海火车站的客流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静安公安分局上海站地区治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主任龚云骋告诉记者。

龚云骋还记得,今年6月1日,上海从疫情中重启。那天,上海站发送旅客1000多人,到达旅客只有91人。“很多人用‘逃离’形容那些匆忙离开的人。”让龚云骋感慨的是,现在每天进出站旅客都保持在4万人左右。“不少离开的人又回来了。”

阳光直射,广场上的气温接近38℃。除了步履匆匆的旅客,还有民警始终在站岗巡逻。静安公安分局上海站地区治安派出所民警王予泽告诉记者,因为天气热,一些旅客找人问路时,会把沉重的行李随手丢在一边,很不安全。每次看到,他都会上前及时提醒。

尽管才上午10时多,王予泽的警服已经湿透,额头上、脸上也满是汗珠。据王予泽介绍,为确保暑运和夏季治安安全,静安公安分局上海站地区治安派出所与分局特警支队联动,通过“叠加实兵巡控”+“视频全域巡控”的模式,对火车站及周边广场、商场,设置签到必到点和固定岗位泊车观察点,同时加强车站、轨道交通、公交车站进出口的巡线驻守,提高见警率,提升防控效能。“让所有来上海的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安全。”